温岭中学07年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1. 课题名称:研究测定细胞液浓度
2. 班级:高二(8)班
3. 负责人:张斌斌
4. 课题组成员:应静智 潘崇 钟加坡
5. 指导老师:毛雪芬
6.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学科:生物 化学
7. 课题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语文 数学
8. 中文摘要:1.植物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cellsap),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anthocyanin)等。细胞液是高渗的,所以植物细胞才能经常处于吸涨饱满的状态。细胞液中的花青素与植物颜色有关,花、果实和叶的紫色、深红色都是决定于花青素的。此外,液泡还是植物代谢废物屯集的场所,这些废物以晶体的状态沉积于液泡中。如测细胞液浓度的方法:可运用渗透原理,操作步骤设计如下:①配制具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②分别用上述浓度的蔗糖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③用显微镜逐个观察装片。2.观察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微丝蚴,可把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制成装片观察。这是因为在体外,细胞处在渗透压过低的溶液中,则发生渗透吸水,水分进入细胞,引起膨胀以致破裂,造成溶血现象,此时微丝蚴便直接暴露出来,便于观察。
9. 英文摘要: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ll Cells’ contribution to the human The most suitable cell concentration of the plant
10. 关键词:细胞液发展的历史? 细胞液对人类的贡献. 植物的最适宜的细胞浓度.
11. 研究解决的问题:知道植物在多少的浓度下生长是最好的.
12. 研究问题的假设:假设树叶细胞的浓度为0.2左右
13. 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
假设法:通过大胆的假设,还可以问有关的老师.
资料查阅法: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阅。
访谈法:我们将对有关老师进行访谈,请她为我们讲解有关知识及做法,请她为我们提供好建议
行动研究法:组织小组人员进行相关实验,加强对此的认识.
14. 研究的基本过程: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
时间 |
6-7周 |
8周 |
9-10周 |
11周 |
12周 |
13- 周 |
阶段任务 |
确定主题自由讨论 |
开题论证 |
查找资料 |
通过实验验证结论 |
整理数据 |
完成结题 |
15-16. 研究的结果分析和结论:对于植物细胞液浓度的研究运用到实际中,我们就可以精确控制施肥的用量。再如根据人口腔细胞液浓度的研究可以研制出适宜可口的饮料。还可以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如欲判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死活,可把洋葱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观察。这是因为表皮细胞其原生质层在生活状态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果细胞死亡,原生质层便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另外还让我们知道如何鉴别溶液浓度的大小(如原有两瓶失去标鉴的蔗糖溶液,一瓶浓度为10%,另一瓶浓度为30%,现欲加于鉴别,也可运用渗透原理,设计装置如图2所示,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一瓶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②将另一瓶中的溶液装入由半透膜制成半透析袋中,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溶液里,用细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③将插有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有溶液的烧坏中,垂直固定在支架上,记录玻璃管液面的刻度;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结果分析:如果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蔗糖溶液,烧坏中的溶液为 10%蔗糖溶液;反之,可判断透析袋中的溶液是1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30%蔗糖溶液。)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细胞的浓度;更使我们知道做实验和研究的不容易.培养小组内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查阅开阔成员的视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何况当今社会是一个团体。假设,有的同学不是很清楚不同的生物的细胞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我们的研究活动去更好的了解,并且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通过实验和有关资料的验证,我们知道大多细胞最适合的浓度是0.1左右.这次行动虽小,意义却大,细胞作为生物结构动能的基本单位,是多少科学家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科题。而我们对于细胞液浓度的测定,在生产生活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希望我们的研究有理于同学的学习.
17. 我们的建议和倡导:对我们来说,研究年性学习是一门比其它各科更广泛的学科,大大的增加学习的范围,虽然起初找不到门路,但在老师的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还是可以做好的.现在的社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应该把握这次的机会.积极参与本次的学习.另外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来决定,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合作的机会,也让我们明白团对合作的力量之大。另外,我们通过此次研究行动也发现了许多自身存在的不足。比如有时分工不匀造成组员之间的合作不佳,也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但我们相信在以后会处理好的。
18. 研究及完成报告中,每一课题组成员完成的具体工作:
毛雪芬老师--综合指导
张斌斌.潘崇--开题报告.质料收集
应静智--结题报告
钟加坡--论文.实验
19. 每一课题组成员的心得及体会:
在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在完成任务时都尽可能一次完成,并且敢于承担责任和后果,这在集体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在繁忙的学习中有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劳役结合,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更让我们懂得了集体的力量.毕竟以后的学习生活是一个大团体,(应静智-------自评)
我作为组长做的虽然不是最好,但也为这次研究奉献了一些一点精力,提出一些小建议.总的来说大家都很努力.(张斌斌-----自评)
在研究的学习中,让我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团结一致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同时也让我更加认识到要珍惜集体力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长补短。(潘崇-----自评)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交流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对我将来在社会上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钟加坡-----自评)
20. 每一课题组成员对同组另一成员的评价: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应静智同学尽心尽责,对于这次研究性学习作出了较多的贡献。在这次实验中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每项工作都一丝不苟。在面对困难时也是沉着冷静,丝毫没有一点的害怕或气馁。并且我们组的实验材料和结题报告也是由他一人完成的.在对于其他事物中也是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别人提出更好的论点时也是虚心求教,从没有一点的不满。(对应静智的评价-------钟加坡)
在活动中,大家都很认真,潘崇同学异常积极,他为这次研究作好充分准备,收集大量材料及有关重要理论知识,为我们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验过程中一丝不苟,不退缩,不畏前畏后,遇到困难总是沉着对待.他为这次研究作除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潘崇的评价-----张斌斌)
钟加坡同学在研究中十分刻苦,有善于问老师.一些东西少了他还真不行.他的积极刻苦好问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面对困难时也是沉着冷静,丝毫没有一点的害怕或气馁。做实验又很认真观察.为本次的研究付出了很多. (对钟加坡的评价-------应静智)
张斌斌同学工作态度认真,善于与他人沟通,在我们组的研究课题中,他领导我们开展研究不惜浪费自己休息时间,可见他的责任心很强,对待工作非常负责。(对张斌斌的评价-----潘崇)
21记录结果如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