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1.1 研究性课题的产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正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主题。例如:美国从20世纪末开始,就在其中小学,甚至大学开展“以项目和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除了美国,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1」。
我国中小学的研究性课程伴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展,借鉴了国外一些成功的改革案例、吸收多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第一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必修课程列入“综合实践活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课题的开发,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生长点, 备受人们的关注。例如:编排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材(必修一、二册及选修全一册)中的10个“研究性课题”就是一类实施研究性学习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载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