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的批评,都只能是雾里看花。 以“非读者”身份参加青春文学“圆桌会议”,可言说的场域自然十分狭窄,但也许更为客观。 从表现形式来看,当前青春文学有着清晰可见的叙事源流。比如,明晓溪的《泡沫之夏》隐约可见琼瑶阿姨的“小尾巴” ——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传奇毕竟是爱情故事的经典模版;《我是侠》(小灵狐)是校园+武侠的改良品种,将虚无飘渺的“侠”因素转移到校园里,自然更有“接近性”(江南《此间少年》是这方面的早期产物);步非烟的武侠作品则加入了奇幻和网游的作料,使之更为轻灵、诡异(相对而言,杜若“天舞”系列的奇幻因素更具中国古典韵)。 不难看出,言情、武侠、奇幻、校园等元素变幻组合,可以说是青春文学的酵母;而琼瑶、金庸等人的作品和网络游戏及其所代表的西方奇幻文学(不一定从文本直接获取营养),则是青春文学的奶瓶。这意味着,虽然每一代人的青春史无法重复,但青春牌“心灵鸡汤”的成分却有着不变之处。而青春文学的可复制性,促成了其批量生产的可能性。这并非有意贬低青春文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为了指出,青春文学因其市场细分原则,具有一定的市场生产机制。 学生心得与体会-- 网络文学之所以这么火,和它的运营模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网络小说虽然也出书,但是真正展现给读者的平台还是在网络上。读者们依托互联网,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书,就算是一些收费的小说,通过网络银行也能够很轻松的就付款购买,而不需要跑到书店买实体书。这样的便利,无疑是网络文学最大的优势,我们都说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传统文学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读者群,将自己的作品搬到网上也是必然的趋势。总的来说,传统文学的专家评委们,能够来为网络文学评语打分,首先就是认可网络文学在近几年来的成就,也说明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传统文学的某些不足。如果这次盘点之后,传统文学能够吸收网络文学的长处,同时再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那么中国传统文学的复兴,也是指日可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