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挑起老师的阅读欲望
2001年上海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就“文化遗产”这一话题,谈谈对其的了解、认识与思考。有两篇优秀作文的开头如下:
“举世瞩目的APEC国际贸易部长会议在江南古镇周庄召开,龙永图是这样解释选址的原因的: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中,仍很好地保留了民族的传统文化。”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上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青砖黑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走,大声呼吁: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读了这样的开头,令人感到新鲜,有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这两段文字,一是来自报纸的新闻报道,一是来自报纸的文艺副刊。这两位考生无疑是经常阅读报纸的,他们关注时事、熟悉作家近况。 读报,实在是一个对写作很有帮助的好习惯。郁达夫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若把读报这一件事除去,那么,我想不管是生活过得如何美满,谁也总会感觉到一种大大的缺憾,如少吃一顿饭,或饭后少抽一支烟一样。”如果一名高中生也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而且是到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地步,他就多了一条连通时代与社会生活的渠道,他的思想就会被不断地激活,从而变得丰富和成熟起来。
读报,摆脱思想的幼稚和贫乏
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是表述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而报纸正是时代的思想库。梁启超说过:“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现在的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有所了解,对一些热门话题有所思考,这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要写好诸如关于“文化遗产”这样的话题作文,就需要平时关注报纸,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有些考生连“文化遗产”的概念都很陌生,又怎能写好这篇作文呢?读报,就是使自己接受社会先进思想洗礼的过程,就是使自己融合到时代潮流中去的过程,就是使自己成为一名社会人、现代人的过程。
理性,博得理想高分的利器
从报纸中吸收别人的思想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这虽然只是一个“复述”或“转述”的过程,但对中学生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比如开头引用的两段文字,主要也是在转述龙永图和冯骥才两人的思想,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吸收和运用。这样一来,就使文章有了一种理性色彩与时代亮色。高中生还处在学习成长阶段,其思想尚处于吸收认同阶段,他们的独立思考与理性精神总是以吸纳和运用科学的理念与先进的思想为基础的。
比在写作时转述和运用别人的观点见解更高一个层次的,是对报纸的综合利用。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一书就是阅读了巴黎公社时期的大量报纸经分析综合而写成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这本巨著所采用的素材,大多来自报纸。
批判,独立思考结出的硕果
鲁迅先生在读报用报方面堪称高手。他在通览报纸的时候,总是以轻蔑的目光洞察那些假话、鬼话,以锐利的目光审视社会的动向,他的杂文多取材于报纸。我们所处的已不是鲁迅的时代,现在的报纸已完全不同于当年,但怀疑的目光、批判的精神是不能丢的,在读报的时候,我们仍须用看书的头脑进行独立的思考。 有位同学在报上读到一位著名作家的话“眼下的中国人进入了全民大旅游时期,家家户户似乎都在策划着旅游”,马上就感到这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在深山的老家,全村有多半人没去过县城;外婆家在大都市的闹市区,那里大部分人主要还是在“策划”孩子升学、成人再就业和贷款买房的事。于是他写道:“粉饰生活并不能带来美,虚假本身就是一种丑”,“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虽是件小事,但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批判性和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却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谈的是读报,但在今天,上网、收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刊也都可以收到和读报同样的效果。这一点是需要说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