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召陵区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7
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中四个部分即绘画、雕塑、工艺的欣赏和评价,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因此欣赏课内容分布于各个年级教材中。以前上美术欣赏课,要搜集大量教学挂图,搜罗有关投影片、录像带,在讲课时老师往往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味同嚼蜡,昏昏欲睡。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针对小学生的注意特点,在欣赏课中引入电脑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明显改进。教师只要在多媒体电脑上,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的光盘装进光驱,操作鼠标或键盘,欣赏资料就会在显示器上出现,再通过投影设备把内容投到大银幕上,伴随着文字、图象、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信息化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不断完善,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网络化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方向,趋势和未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既是一个大变革,又是一个新课题。通过实践的尝试,我们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儿童现代素质的发展等方面都改到了很好的效果。美术属于视觉艺术范畴,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写生、创作方法,就离不开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就显得较为重要。我在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美术欣赏课也作过一些探索和实践,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现代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的整体化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建构,首先需要人们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美术欣赏课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我们要培养具有“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的现代人。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注意对学生整体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建立整体优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具体制定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努力体现“实质性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审美和情感方面的目标”的统一,并以前者为基础,后者为核心。 2.教学过程的动态化 我在研究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强化了把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活动过程的研究,它揭示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以我上的一堂美术欣赏课《走进民族文化村》为例,我用活动课的形式展开教学,请学生们课前收集大量的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工艺品。课一开始,先请他们按民族分类布置教室,把教室装扮得仿佛我们走进了民族文化村。在尽情欣赏这些工艺品的同时,再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谁都不知道下面的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答,所以学生们对自己收集的工艺品及其相关资料,必须在课前了解清楚,才能正确回答别人的疑问。为此,这样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动态化的发展过程,较之以往单一的接受式欣赏教学,它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过程性是强调介绍的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工艺品的知识不能以现成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应由学生在收集、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体验性则强调教学的情感因素,强调给学生体验机会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象这样活动类的美术欣赏课,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亲身活动,改变他们静止、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主动活动,将学生的主动活动纳入教学范畴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讨论,争论和探究,不逼迫学生就范于教师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沿着他们自己的思路创造性地学习与发展。 3.教学评价的综合化 &nb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