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公交车停靠在十堰火车站广场。全盘民营化已5年的十堰公交事业走到了十字路口 丁补之/图 十堰公交公司保洁工刘英萍的月工资条。她工作21天的收入是21.44元。 丁补之/图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丁补之 发自湖北十堰
“公用事业有公益性,本身就是非营利性。但是企业要追求利润,方向只有消费者和职工。票价受到制约后,从消费者追求不到,只好转移给职工。”
公交民营化后,政府如何承担公共服务职责,在公共财政上如何安排,既保证民营企业提供让市民满意的公交服务,又保证企业的赢利?
十堰是全国第一个公交事业全盘民营化的城市。
无车可乘、以步代车的经历对十堰百万市民并不陌生。这已是公交改制五年来的第三次——2002年12月以及2003年6月,这座城市先后两次出现公交停运风波。
一个当年被认为“多赢”的改制,是否出现了近乎“多输”的结果?它最终伤害的又是谁的利益?改革改到这个地步,该往前走还是往后退?
政府甩“包袱”
1月22日上午,在自己的办公室,十堰公交公司董事长张朝荣已不愿对记者回首当年改制的往事。但正是这次改制,使得他被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十堰市公共汽车总公司拥有营运线路22条,营运车辆372辆,尽管每年有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但是截至1998年仍然累计亏损2700万元。
2002年,十堰市决定以公交集团为试点,推动该市企业改制。当年6月7日,一批温州企业家受邀赴十堰考察,张朝荣就在其中。
当时有报道提及,“公交集团是一个吃财政饭的单位,每年需要财政补贴550万元,如果能卖掉,可以甩掉一块财政包袱。”此前,张朝荣在温州曾涉及公交和运输企业,他于是对十堰市委书记赵斌提出,由他来投资十堰的公交运营。
恰恰在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参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2003年3月24日,公交公司和该市政府签订《股权协议书》。
双方对改制寄予厚望。当年《经济日报》报道称,“这就意味着,改革将出现多赢局面:公交公司由事业单位变成企业,每年可向政府上缴线路营运资源费800万元,年照章纳税200多万元;职工通过持股成了股东,收入有了保障;新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张朝荣则认为,公交公司盈利不成问题。
此后,张朝荣一度因此被选为“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新闻人物”。目前,他同时担任着十堰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职务。
十堰没有出台公交事业民营化后的具体管理办法,仅有一些口头承诺和约定。
票价涨跌博弈
张朝荣接手公交公司后,陆续斥资购买了110余辆公交空调车投入运营,紧接着便调整车票价格。
2003年8月5日,十堰市物价局组织听证会,8月6日起,将公交空调车1元票价标准提升为1.5元。
多数市民不支持涨价。张朝荣说,其实,听证会通过的价格是2元。但经过综合考虑后,物价局确定了1.5元的标准。
十堰市的公共交通包括公交、中巴车和出租车。其中中巴车和公交线路之间存在重叠之处,票价仅为一元。“当时涨价后,坐的人少了很多。十堰市收入本来就不高,很多人宁愿挤中巴车。结果空调线路的收入比涨价钱前还要少。”5路车司机老张说。
市公交公司只好忍痛对票价作出调整。从2006年1月1日起,除K9、K59路车两条线路为1.5元外,其它线路都改回了一元。而K9、K59两趟车票价在2007年8月1日以后全都改为一元。
这场公众和公交公司的博弈,以公众胜利而告终,公交公司从票价上谋求营业额增长的冲动被压抑。 (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