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社会对体育重视程度的开题报告
作者:温岭中学  文章来源:温岭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0 7:26:3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点击数:1220    更新时间:2008-3-21

关于社会对体育重视程度的开题报告

     .问题的提出

    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个消息使我们十分激动。但是对与在本国的国民,他们

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高不高呢?他们有没有锻炼自己,成为体格强健的人,向从各地来的外国人展示风采呢?为此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来得到与此有关的内容,以此来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重视。

     .可行性论证

    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有没有对体育锻炼重视呢?为此我,我们

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其一:通过调查,得出给论,以此来呼吁人们,增强体育锻炼。其二:通过调查可以对调查的人提出方法,对他们提供帮助。其三:调查得,可以对人们缺陷的活动进行多多锻炼,更加可以迎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作下基础。

.分工:  

    张文松:撰写报告,成果展示

    徐旖旎. :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电脑制作。

    林梦梦.黄方圆: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工作

    陈晓挺:活动记录及资料保管.

    张文松:写论文,对资料进行概括。

活动条件,我们的调查活动需要下列物品。摄像机.印刷机.图书资料.计算机等.

    这些物品我们将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帮助解决。

    我们请我们的班主任作课题的指导老师。

    . 研究计划

    1. 研究假设

   1)运动体育员的运动时间比普通的人多。

   2)客观来说,性格开朗课余体育运动比普通的孩子丰富。

   3)初中生的课题运动比高中生多。

   4)对奥运会关注的人比普通人更多运动。

    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1)调查我们附近的高中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深入查阅,了解相关信息,确定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分发问卷,调查温岭中学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和比例,统计.整理资料。

   2)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对体育运动关注的人的随机抽取多数同学,对他们进行个别采访。我们要先根据掌握的相关信息,设计访谈提纲,联络访谈对象及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对访谈的情况进行分析。

   3)我们再向其他社会上的成员分发调查文卷,了解其他社会成员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根据采访得到信息,分析社会上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

   4)通过对在校的外国教师和外国旅游者分发调查问卷,来收集外国人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以及对奥运会在的态度。

   5)调查方法

    资料查阅法:可以查到图书馆,利用网络进行查询。

    访谈法:我们将随机抽取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法:我们将对不同年龄人员发问卷,进行试填。

    统计法:我们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归纳。

     活动时间

           

时间

2.3 

4.5 

6.7

  8.9  

10

阶级任务 

完成开题报告

收集资料

调查报告.统计

访谈  

结题

阶级目标

  能圆满完成开题报告

收集大量有关资料

能通过调查获得实际有用

能深入人群中获悉他们的想法

能圆满完成结题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

小组讨论   

网络查找

问卷调查 

访谈法   

以论文结题 

主要负责人

  张文松 

徐旖旎.江一汀

黄方圆.陈晓挺.林梦梦 

张文松.黄方圆

张文松 

                                                                                      3.预期研究结果

 (1).使广大高中生朋友对2008奥运会更关注。

 (2)通过宣传使广大高中生能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3)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的小组更加的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研究中的问题

1.少数人也许不配和我们的调查,认为这是无聊。

2.我们开始合作,可能组内有些矛盾。

3.也许资料收集的不广泛。

 .解决的方法

1.       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去与他们交涉,发挥组内的力量,尽可能让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有意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我们当中。

2.       我们将加强讨论,使我们的小组更加和睦。

 3.  我们将复印100张调查问卷,分别分给老人.上班族.学生其他职业的人,尽可能收集的资料更广泛。   

结语: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小组将会更加和睦,同时特能鼓励人们去锻炼身体,增加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迎接将要来的北京

奥林匹克运动会!

 

 

 

 

文章录入:200712B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