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校园环境污染问题调查研究
作者:温岭中学  文章来源:温岭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0 19:55:4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原创    点击数:352    更新时间:2008-1-12

关于校园环境污染问题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班级——高一(21)班

人员介绍:

指导老师——郑良夫

组长——夏新伟

组员——王培  薛佳琪  蔡宁儡  施达刚

课题及课题研究所涉及到的科目

课题——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研究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政治  语文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数学  其他

研究目的: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污染问题处处存在于校园,并且时刻捆绕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有:

一.  可以初步了解到校园侮辱是如何影响学生的生活,他们是怎样处理垃圾问题的,进而分析一下部分学生破坏校园环境的原因及其他学生对污染的态度,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依据.

二.  我们希望能在这次研究中找到更多处理校园污染方面的好方法,并且让高中生朋友重视小于那污染问题,积极参与有关校园污染处理及等环境方面的活动,为校园环保事业出一份力,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意义:

我们意识到校园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展了这次调查活动。我们宣传校园污染问题,呼吁同学关注它,了解它,进而努力解决它,是同学在校园污染问题上产生思考,从而提高同学字上的环抱意识。

研究目标:

1通过宣传让同学们认识校园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自觉地假如到环保志愿者的行列中。

2环保工作需要从自身做起,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小组可以更好的参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

研究假设

高中生对校园环境污染问题并非很了解,没有意识到需要保护自己所生活的家园,甚至去破坏它,而在这次调查研究后,我们让他们的环保意识大大提高,主动去为环保事业作贡献。

研究内容:

据观察,就我们学校而言,垃圾随处可见。例如,小卖部问前的一大块空地全是同学们吃完零食后扔的包装袋。再如,我们学校有一条小河,上面漂着很多垃圾袋等,而且河水很黑,不仅一向校园环境,而且影响如果的同学的心情,还有一个我们觉得很严重的现象就是垃圾桶旁常会有垃圾出现,我们不理解已经到了垃圾桶旁了却不好好扔进去的同学的想法。因此,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校园环境污染。我们认为早成这些污染的原因大部分来自于同学,同学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见垃圾桶挺远的便随手扔在地上。还有,其他同学没有即使阻拦或主动去捡起一些可拾取的垃圾。他们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别人扔的凭什么不是他们捡。只有少数同学会顺便拾起任进垃圾桶。

学校应该多设几个垃圾桶,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落实校园环境工作。对破坏环境者一批评教育,提高大家环保意识。

研究方法:

访谈法:对老师进行访谈,请他为我们提供一些处理垃圾问题的好方法,以及他对当代高中生对垃圾问题的态度的看法。

行动研究法:组织部分同学进行一次处理校园垃圾活动,使大家亲身体验,从而加强环保意识。

问卷调查法:首先,随即的 向本校部分学生发放问卷。之后,再向其他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时间

23

45

67

89

1011

1213

阶段任务

完成开题报告

进行开题论证

查找资料

调查问卷

取证统计

结题

阶段目标

按时,具体,详尽完成开题报告

争取年级开题论证

进一步了解课题

了解情况

进一步了解情况

 

主要研究方法

资料查询法

 

资料查询法

问卷调查法

统计

完成

主要负责人

夏新伟

全体组员

夏新伟

蔡宁磊,

施达刚

 

薛佳琪

夏新伟

统计:了解高中生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并进行总结。

人员安排:

  郑老师——综合指导

  夏新伟——收集材料

薛佳琪——写作、排版、后期工作

王培——整理材料

施达刚—调查问卷设计

蔡宁磊——顾问、分发问卷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每个人对这个课题十分感兴趣,这提供了动力,使我们更好完成课题,大家分工合作 ,互相帮助。促进工作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小组中有人有电脑,便于查找资料。

时间条件:我们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讨论,中午、课间、晚饭后有较多时间进行利用。

预期结果

⒈完成调查问卷后,尽可能多地发出去,找更多人参与,达到预期目的。

⒉增强大家对垃圾的重视。

调查总结:经过我们的调查,得知我校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这与我们个人的生活习惯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密切有关。对于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始终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学校会变的更加美丽。希望每个同学在今后积极为学校的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调查体会:

我们经过多次论证。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课题或是具体实施内容,都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因此我们互相交流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的另一个收获。

  

文章录入:200721C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