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鼓
作者:温岭中学  文章来源:温岭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0 19:20:0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鼓

:    点击数:266    更新时间:2008-4-11

关于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鼓的研究

 

班级:高二(23)班

指导老师:李菊初

组长:叶紫琼

组员:陈泉璇 蔡妍媚 张黎敏 陈艳 陈晨星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政治、语文、历史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地理、音乐、美术

 

研究目的:在当今社会,物质文化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似乎一度遭到了冷落。不仅在社会,学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毕竟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在我们身边又存在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大部分同学对这些不是很了解,有些甚至是一无所知。通过此次研究,首先我们希望小组成员能在这方面增长一定的知识,再次是引起同学们在这方面的关注。

研究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以箬山大奏鼓为代表)的起源、没落以及创新的研究,我们能从中了解更多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也能在其中感受非物质文化的无穷魅力。而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程度,并通过一些小型活动唤起同学们以及社会群体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同时在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集体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研究目标:

1.充分了解“箬山大奏鼓”的历史发展,以此引发对非物质文化的思考。

2.尽我们自己微薄的力量唤起同学们以及社会群体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

3.提高成员对文章的剖析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假设: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并不是很了解,老一辈文艺创造者正在孜孜不倦地为振兴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鼓)而努力奋斗。通过我们的宣传,同学们对此更加关注。

研究内容:

第一方面:专业知识。

1.“箬山大奏鼓”的起源

2.“箬山大奏鼓”的没落

3.“箬山大奏鼓”的创新

对非物质文化知识的研究,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素质.

第二方面:调查报告

对报告进行分析,了解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情况.

第三方面:总结

对以上两方面的归纳和总结.

研究方法:

1.资料查阅法:我们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及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2.访谈法:我们将对相关老一辈文艺创造者进行访谈,向他们了解一些在别处无法查阅到的最真实的文化情况。同时也请他们谈谈对现今社会非物质文化现象的感想,并指导我们进行研究。

3.问卷调查法:我们会面向本校学生发放问卷并回收。

4.统计法:对问卷的统计、分析。

任务分工(人员安排):

1.实地调查:陈泉璇

2.查阅资料:陈晨星

3.问卷制作分析:蔡妍媚张黎敏 陈艳

4.总结整理:叶紫琼

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尽可能发放出去,了解高中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程度,很多高中生引起了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

2.对大奏鼓表演者和老一辈文艺创造者的采访。

3.成员感想

4.总结论文

可行性分析:

1.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这门课程。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地完成。

2.物质条件:有组员家在“箬山大奏鼓”的发源地,其爷爷正是一位非物质文化工作者。组员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方便。学校图书馆方便查找资料。

3.时间条件:我们可以利用课间、饭后、活动课和双休日时间聚在一起讨论。采访时间可定在双休日,较方便。

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

 

2,3周

4,5周

6,7周

7,8周

9,10周

10,11周

12,13周

阶段任务

完成开题报告

进行开题论证

查找

资料

调查

问卷

取证

统计

访谈

结题

阶段目标

完成开题报告,进入研究阶段

争取在本班进行开题论证

进一步了解

课题

了解

情况

进一步了解

情况

采访大奏鼓表演者

得出研究结论

主要研究方法

资料

查询法

 

资料

查询法

问卷

调查法

统计法

访谈法

 

 

 

资料:

大奏鼓的前世今生

                     三焦             ——叶紫琼摘

箬山位于中国大陆最东端的石塘半岛,由于其地理位置上的封闭性,迄今还留存着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渔区风俗。自明朝中叶推行“海禁”之后,这个地方的原住民基本被腾空,重新获得生机是清朝前期的事了。据《惠安县志》记载,石塘、箬山一带的渔民是乾隆年间从福建惠安移居过来的。

箬山的里箬村,还有众多的老房子,一些四合院的结构与福建惠安一带完全一致。渔民们尽管都会说温岭方言,但平素交流用的大多是闽南话。因此一种渔区的舞蹈,在它的诞生之地彻底消失之后(传说它最初源自于台湾,因了洋流和飓风,漂流至福建南部,最后被渔人带到这里),竟然于这个小小的地方得以延续,便显得不足为奇。

“大奏鼓”原名“车鼓亭”,一位名叫陈其胜的年轻人在20年前赋予了它这个响亮的名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大规模开展的民间音乐舞蹈搜集中,经他的挖掘整理并加以改编,便有了1984年央视的那次拍摄——这次拍摄改变了这个地方舞蹈的命运,大奏鼓从此开始为世人所知。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的最基本的特征,其装束与福建的“惠安女”一样鲜亮夺目。作为中国大陆阳光最早照到的地方,眼下的石塘、箬山一带,每天凌晨都有早起看日出的年轻人。那一轮巨大的太阳在脱离海平面时,海水由蓝色迅速变成金黄——这两种颜色正是舞者衣着的颜色。

一 、里箬村的先辈们说,当他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旧时的渔船设施简陋,渔民们对于气象的变幻无法预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因此当一艘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打锣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探究一种民间艺术的起源,顺着它的韵律、气味、颜色和质地在时间坐标上往过去推移,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它又返回了现在,它就生长在渔家的日常生活之中,与石屋间的鱼腥味融为一体,这可以解释为何“文革”之后,偃旗息鼓了近20年的大奏鼓又被重新擂响。

从渔家妇女迎接夫君返航的仪式过渡到男扮女装的大奏鼓,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渔船出海一般都得一、两月,那些在家守望的女人,海面的每一次波动都要牵动她们内心的波澜。这种情绪作用于舞蹈的结果就是,她们需要一种极端的调子来表达这种跌宕之感。在男人们替下了她们的同时,她们望向大海的那种悲情因素也被替换了,正是角色关系的倒置造就了一种夸张的诙谐气氛。

大奏鼓演员脸部的重彩化妆效果,类似于戏剧中的丑角:用浓重的白粉打底(白粉涂抹在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上,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双颊涂一大片红色油彩。然后戴上羊角帽,套上笼裤和斜襟衣,吹起唢呐,敲起大鼓、扁鼓、铜钟、木鱼、钹——从化妆到演出,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海滩、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现成的舞台。大奏鼓在数百年漫长的演变中有许多细节一直保留着,譬如无论寒暑,他们都光着脚板上阵,这可以看作船上生活习惯的延伸。在青海、西藏、云南等地,也可见到一些赤脚的舞者,我们相信,这种释放情感的方式源自茹毛饮血的先民,其粗砺豪放的身影足以使虚情假意的现代文明退远为背景。

然而无论是编撰于明清两朝的志书还是一些地方野史,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关大奏鼓的记录。在一个僻静的与世隔绝的地方,远离着官方的视野,除了世代相传的口头、肢体语言,没有任何相关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这样的遭遇对于一种民间舞蹈已经司空见惯,比如河北的“回回舞”,仅仅在它的发源地张公塔村留下了一个传说:它可能来自一位流浪此地的南方艺人(与大奏鼓一样,300年后的今天,它在自己的诞生之地早已销声匿迹)。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另一些民间艺术则在这一点上要幸运得多,比如河北省固安县的屈家营农民音乐,就被宫廷乐师请到皇宫中,参加了康熙的六十大寿庆典(这种音乐使用的乐器半数以上与大奏鼓类似)。

口耳相传的历史其可靠性往往值得怀疑。比如里箬村人人都说大奏鼓最初起源于台湾的高山族,比较两处的风俗,虽然可以找到一点相似之处:他们都喜欢赤足,喜欢佩戴各种头饰、耳饰、手镯、脚环和项圈,但这些特征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其它民族比如苗族、土家族同样有此风俗。另外,从高山族人擅长的杵舞和长发舞中也很难发现大奏鼓的痕迹。  

二、大奏鼓的调子随鼓点而走,按照鼓的节奏由唢呐来奏出主旋律,调子主要有“哏噔敲”、“呛高啷”(闽南语)等。平时常用的一个曲调是:31 2︱13 2︱61 2︱13 2︱61 2︱32 3︱61 2︱……从这个调子中不难看出它与舞狮等民间艺术的相互影响。

今年79岁的陈其鸿老人,20岁开始就担任了大鼓角色。这个角色如同乐队指挥,各种吹打乐器都随鼓声而起。鼓声是整个鼓队的灵魂所在,轻重缓急颇有讲究。槌落在鼓面上,在发出一个声音的同时,也反馈给鼓手一个力度上的微妙信息,人与鼓之间有一种息息相关的气韵,体会到这点才能做到“人鼓合一”。陈其鸿老人感叹说,尽管箬山的老老少少都会敲几下大鼓,连他的孙子也会来一段,但真正擂得“有板路”(即敲得到位)的人却很少。

作为箬山剧团的成员,陈其鸿幼年时就擂得一手好鼓。他的个人经历也极为丰富,刻过图章、进过五金厂,后来又靠雕刻“糖龟”(当地的一种食品,用糯米、红糖压制而成,便于长期存储,渔民喜欢带上它出海远航)印模来维持生计。每年农历七月七,是箬山的“小人节”,家家户户摆了个祭拜先祖、佑护孩子平安成长的花亭,这其中一些极精美的便是他制作的——凭着对手工行当的精确把握,他成了近代大奏鼓道具的主要制作者。出自他手中的手镯、脚镯、羊角等,粗犷之中见出精致。

铜钟(也称奶锣,是福建南戏的伴奏乐器之一)也是大奏鼓的主要乐器之一,形似铜钹,中间部分凸起成五角状,这种道具的选择比较讲究,因为仿制品太多,村里曾专门请年事已高的陈其鸿跑到福州去购买。鉴别乐器的音色对陈其鸿来说犹为得心应手,他说,质地优良的铜钟,敲一下余音缭绕达三分钟之久。有些东西是没法传授的,全凭着人对物的经验与感受。

作为传统大奏鼓的直接继承者,至今还活在世上的已经寥寥可数。敲铜钟的68岁的船老大陈祥丰回忆说,20年前央视来时正是冬天,气温在零下2-3度,他们赤着脚在海滩上跳,没有化妆品就拿牙膏抹在脸上。那次共有十个人上阵,阵容还算整齐。然而眼下这十人当中,大多数已经不在人世了,仅留下他和陈其鸿、庄道春三人——同样的命运也降临在其它民间音乐之上,譬如云南的纳西古乐,老人们的遗像正逐一地悬上了房梁;河北内邱的“回回舞”,流传到八十年代末时,村里就只剩下了四位老艺人,到了今天,这四位老人也全在黄土底下了。

三、据当地老人们的回忆,昔日的大奏鼓比现在要简朴得多,服装的质地是手工的粗布,而且那时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只相当于一支吹打乐队。每年正月十五,这边与浙江的其他地方一样,有闹花灯的习俗。闹花灯的一个主要节目之一是“台阁”:由毛竹、木材制成轿子模样,里边坐着扮成戏曲角色的童男童女,由四至八人抬着,排成长长的队列。台阁队伍前面有一口火镬,火镬抬到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得不断地往内加上添加木柴,柴火旺盛,寓百事红红火火之意。火镬和台阁之间便是大奏鼓的演奏空间了,大鼓停放在鼓亭之中,鼓手指挥着追随左右的其他成员。乐队成员一般为10人左右,最少时也有5到6人,每人手持一样乐器——可见,大奏鼓一度时期是作为一个伴奏乐队被这里的渔民继承下来的。

民间的演出不如舞台上的那般正规,往往带有很多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正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所在。1950年,陈其鸿他们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大奏鼓演出。在这次演出中,他们自创了许多新的元素,步伐上开始模仿老太太、孕妇走路时的蹒跚模样,这标志着大奏鼓不再是单一的吹打乐队了,成了声乐和舞蹈合一的综合艺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大奏鼓由成熟走向蜕变的年代。

然而大奏鼓律动的脚步在一个红色年代突然停滞下来。“文化大革命”铺天盖地的喇叭声中,大奏鼓这种看似古怪的男扮女装方式被视为“牛鬼蛇神”而遭到禁演。

大奏鼓的重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走向它的峰巅。八十年代是个奇特的年代,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正风靡这块古老的土地,在五光十色的外来文化中,另一种声音却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推出本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从北到南,新疆的维吾尔木卡姆歌舞、辽宁阜新的寺庙查玛舞、山东商河的鼓子秧歌、湖北长阳的巴山舞、江苏睢宁的三人落子舞、云南的纳西古乐……纷纷从历史的淤泥中伸出它们的枝叶,这是中国民间音乐的全盛时期。

1983年,当50多岁的宣科先生在丽江古城为纳西古乐重整旗鼓,一个名叫陈其胜的年轻人参与了大奏鼓的整理与改编。他是箬山东兴村人,从小对当地的“车鼓亭”耳濡目染。为了挖掘这个地方舞蹈,他自己先拜师学艺,对每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有了足够的把握后,便开始对其进行了“推陈出新”的工作。他做的工作和全国的一些专业工作者一样,从老人们的记忆中寻找蛛丝马迹,挖掘一些被历史的尘埃覆盖的宝藏,为此他还跑到福建惠安寻根。

经过不断的尝试,他成功地在舞蹈中加入了“扭腰打胯”这个动作,使得在“男扮女装”这样一个主调子中,夸大了女性化的阴柔和男人本身的阳刚这两个对立面间的距离,并使它们完美地统一在舞者的躯体之中——这个变动的价值在于不损害原始形态的前提下增强了舞蹈内在的张力。与此同时,出生于石塘的画家郭修琳先生承担了服装的重新设计工作,他改短了原来长及膝盖的渔家拷汁衣,参考当地的“笼裤”专门设计出了便于腾跃的大门裤,并在衣袖及下摆各处增加了金黄色的鱼纹。这些形态古拙的图案,在幽蓝的底色上闪动着神秘的华彩,不仅从色彩上呼应了手镯、脚镯的本色,而且强调了一个渔村舞蹈与大海的关系。

“大奏鼓”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时候由陈其胜等人定下的,在今天看来,这个名字改得相当成功,它张扬的字义和舞蹈的大巧若拙融为了一体。在当下的箬山,它原来的名字“车鼓亭”差不多已被当地的男女老少淡忘了。

从1984年开始,陈其胜按照田野演出与舞台演出这两种方式重新设计了队形。这其中包括菱形、三角形和圆形,除此之外,还有些与海洋有关的一些造型,比如鱼形、船形以及顶风破浪形等等。

在尝试加入一些地方元素的同时,陈其胜也注意到了应该保持舞蹈原有的品质。他说,大奏鼓的特点在于个人的自由发挥,老艺人们对之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自由调”与“自由跳”两者都为其最突出的民间性。因此他设计的队形也考虑了这种个人发挥的需要,小钛锣的欢快和铜钟、钹的凝重在步伐上和谐着音乐的节拍,这其中的组合关系要和不同的队形对应。在乐器、道具方面,他也尽量保持了原有的特色,为了适应队形壮大的需要(到了90年代,大奏鼓的阵容已经由原来的数人增加到了60人),1994年,他在相应添加传统乐器数量的同时,新增了一面大钹。另外,传统的“车鼓亭”只有敲木鱼的才佩戴脚镯的,考虑到整体视觉的需要,改编后的大奏鼓每个演员都佩戴着一副脚镯。

四、然而,一种地方民间舞蹈走向社会往往并不意味着它的成功。一个让某些学者忧心忡忡的范例就是“路头戏”的舞台化进程,它在让一种民间戏剧获得更多认同目光的同时,也毁掉了自己。“路头戏”的特点在于演员发挥上的随意性,由于没有既定的剧本,演员的自由空间很大,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信手掂来一段唱词,这种“即兴”的方式即是它的生命所在。演一百场同样的戏,可能会有一百个版本。这与西方的“蓝调”音乐犹为相似。

翻阅一下民间舞蹈的历史,无独有偶,在天津,同样也有一个源于渔村的舞蹈:“飞镲”。它的起源也有着与大奏鼓惊人的相似之处。相传在康熙年间(也即是箬山的第一批惠安移民登陆之时),天津沿海的渔民欢迎平安返航的渔船时,也在海滩上敲锣打镲以示庆贺,后来演变成了民间花会的飞镲节目。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里的沿海渔村、盐场,轰轰烈烈地将其改编成了大型的“民间舞蹈”。比起箬山的大奏鼓来,《飞镲》更有其丰富的传统,它的一些传统曲牌,如《么二三》、《草子》、《长量》、《敬香》等至今还在流传。然而,这个舞蹈的改编,还是遭到了一些专家的非议,当一个本来适合在空旷的滩涂上尽兴发挥的歌舞,被搬上了灯光璀璨的拉着大幕、打着平面背景的舞台时,一些粗砺的、奔放的东西便不可避免地湮没在时代喧哗的掌声之中了。

大同地区的民间音乐“耍孩儿”的命运则更为惨淡,这种唱腔本来是用“后嗓子”唱的,发音区在喉咙底下,听起来浑厚、质朴。然而当它向外界推广时,有些声乐专家说它的发声不科学,便试图去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从那以后,“耍孩儿”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非驴非马的垃圾音乐。

相比之下,改编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奏鼓则要幸运得多。它所汲取的养分基本上还是来自民间,这大概与陈其胜本人就出生在这片渔区有关。直到今天,除了几次为了“汇报演出”的需要被推上了正规的舞台外,大奏鼓还一直保持着乡间演出的特点,据陈祥丰、陈细坤等老艺人说,这几年来演出了数十场,大部分的上演场地还是在本地的一些街巷、码头、石屋之间。

1999年,由于“组织上的需要”,38岁的陈其胜离开了箬山。这几年来,除了当地组织一些大型表演请他去作了几次现场指导外,他几乎很少涉足这个已经“名闻遐耳”的“渔村第一舞”了。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媒体相继来到此地,大奏鼓逐渐“走红”,除了里箬村,附近的学校、工厂、渔业公司都有了自己的鼓队,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大奏鼓从此“后继有人”。一种事物一旦成了媒体的宣传符号,必然会在镜头中丧失许多宝贵的东西。一种带上了地方功利色彩的心态正以难以预料的方式侵蚀着它的纯粹性。当年陈其胜苦心经营的队形也只剩下了简单的三两种,“扭腰打胯”的动作也不见了,它那粗犷豪放的渔区特质正在逐一消失。

这是一个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的时代,保护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等同于保护一个民族自身的激情。民间的东西始终是每个年代的艺术家们取之不竭的源泉,这与孔子说的“礼失求诸于野”是一个道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写道: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无可非议,箬山大奏鼓当属保护之列。但在旅游热日趋升温的今天,媒体的镜头不可避免地指向了人们的享乐和虚荣,大奏鼓渐趋“媚俗”的鼓点正在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一种非物质遗产毕竟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江湖把戏。                                    

关于“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鼓)”的调查

     ——蔡妍媚、陈艳制

人生百态,孰无雅玩?民俗风情富有特色,引起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就民间非物质文化,即乡土风情进行调查。

1.你知道“箬山大奏鼓”吗?                 

A.知道             B.不知道

2.舞蹈大奏鼓的风俗最初是因什么而产生?     

A.欢庆渔民捕鱼归来  B.渔村特有的过年方式  C.不知道

3.舞蹈大奏鼓的最大特点是?                 

A.每人携鼓       B.男扮女装     C.不知道

4.你了解家乡的民俗吗?                     

A.了解        B.不了解     C.一般

5.你认为乡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吗?     

A.        B.没有

6.你觉得有必要对那些即将没落的乡土文化进行保护和

发展吗?                                   

A.有必要    B.没必要   C.无所谓

民俗学家萨姆纳说过,人们在活动中不自觉地形成的民俗,最后变成了人们要自觉维护的范式,因为“民俗是一股社会力量”。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高二(23)班

 

调查问卷分析

叶紫琼、张黎敏

 

题目/选项

A

B

C

(1)

17

73

/

(2)

32

4

54

(3)

14

25

49

(4)

10

26

55

(5)

73

17

/

(6)

69

4

17

 

题目/概率

选A概率

(%)

选B概率

(%)

选C概率

(%)

(1)

19

81

/

(2)

36

4

60

(3)

16

28

56

(4)

11

29

60

(5)

81

19

/

(6)

76

4

20

 

 

 

 

具体分析

1

大家对“箬山大奏鼓”并不了解,不知道它存在的居多。

2

大多数同学对于“箬山大奏鼓”最基本的习俗不了解,但也有同学知道,这很值得庆幸。

3

依然是不知道的同学居多。

4

对于家乡的习俗,大家似乎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5

大多数同学认为乡土文化对生活有帮助,我相信,只要有这么一种信念,乡土文化一定会发扬光大的。

6

大多数同学认为乡土文化值得开发和保护。我相信,只要有这么一种信念,乡土文化一定会发扬光大的。

 

7.民俗学家萨姆纳说过,人们在活动中不自觉地形成的民俗最后变成了人们要自觉维护的范式,因为“民俗是一股社会力量”。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回答

1.民俗能够更好的团结族的力量,使之更为和谐,更有力量。

2.很正确,优秀的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将发挥其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其优秀部分必将推动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发扬优良的民俗。

4.保护传统民族当为重要之责。

5.好的民俗固然会使社会进步,但一些不好的民俗就有待考量了。

6.民俗从某一角度讲,有利社会发展,促进文化发展,带动精神文明建设!

7.民俗需要用社会的力量进行保护与发展。

8.无所谓。

9.这些有什么用啊经济发展了就好了。何必管这些呢?

10.或许吧。应该保护的。

 

项目名称

大奏鼓

 

 

 

 

 

 

调查

对象

庄道春

调查人

陈泉璇

调查

时间

2007年12月8日

主要

特点

“大奏鼓”原名“大典鼓”。以渔区喜文见乐的形式和渔民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以男扮女装为主要特色,达到了集观赏、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目的。地域特色鲜明,堪称当今中国渔民第一舞。

 

 

沿

 

19世纪末,(据考察清朝同治 十三年 1874年)孤岛石塘山与内陆连成一片,逐渐成为温岭历史海洋渔业中心。祖籍福建惠安的渔民,迂于石塘箬山。现在的民风、民俗大多沿传着闽南习俗。

历史进入50年代,这一民间舞蹈渐被冷落。到70年代,大奏鼓几近消声匿迹。1979年秋,经原文化站长黄玉成组织发动里箬村渔民庄道春、陈其鸿等演奏。

 

 

 

原来是以唢呐为基调、大鼓为点子,渔梆为节奏的一支打击乐队,是作为闽南渔家女迎接远洋渔民归来的喜庆锣鼓,也用于庙会、抬阁的村代表锣鼓队。

原演奏是由7-8个男性渔民组成,按器乐节奏确定舞步,个别演奏者即兴表演,无规定台位、动作,不属于舞台和广场演出的艺术表现。这支动态式的打击乐队后经青年渔民庄道春、陈祥丰倡导下,又作入充要、发展,把舞蹈和滑稽的内容加入其中。

80年代由箬山文化站工作人员陈其胜组织发掘,聘请专业老师辅导加工,扩大阵容到近20余人。90年代文化站站长江招花组织扩大阵容,收到了广场文艺和舞台文艺相适应的好成效。

项目

名称

女子大奏鼓

 

 

 

调查

对象

林秀芳

调查

陈泉璇

调查

时间

2007129

三只大鼓居中,两人挥动鼓槌指挥跳舞的渔家女。她们随着大鼓的节奏运动舞步,伴以锣鼓、唢呐,曲风热烈,形成幽默、诙谐的风格,既含蓄又奔放。展示了渔家女内在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本质力量的自信。

 

 

沿

据传,原舞蹈是闽南渔家女逢年过节迎接丈夫远洋归来的以打击乐为主的即兴表演。大奏鼓在箬山有老年版的、青年版的和少年版的,唯独没有女子版的。在当地人金持胜、林秀芳等人的组织下,得到了18位渔家女的响应。先由陈其盈老师提供原曲素材,并在原旋律基础上进行创作改进,然后由黄文彬老师进行台位,动作辅导。后经专业导演林建伟的顾问指导。几经训练,一支女子版大奏鼓队诞生在舞台和广场上。

 

 

 

 

 

 

 

 

 

 

 

 

 

 

 

 

 

 

 

 

 

 

 

 

 

 

 

 

 

 

 

 

 

 

 

 

 

 

 

 

关于大奏鼓的起源、没落及创新的论文

——陈泉璇、叶紫琼

一、     大奏鼓的起源

石塘箬山的“大奏鼓”,是一种古老又独特的民间庆典与祭神舞蹈。有人说这是福建带过来的。也有人说这是台湾高山族传过来的。福建也好,台湾也好,反正它这里相传了数百年。

以前的大奏鼓一般由9名渔民组成,一人头扎红绸带,上身着白色对襟上衣,下身穿赭色短脚管拢裤,手擎一对鼓槌,胸挂一面约60厘米直径的人鼓。另外8人全部男扮女装,头戴黑底金色花边的发套,发套后端竖着一只往上弯酷似羊角状的发髻,古铜色的脸孔涂得雪白,只剩一双黑亮的眼珠,两面颊抹上乒乓球大小的大红色块,两耳垂一副金色大耳环,常青色斜襟上衣配大红的拢裤,裤脚边绣有鱼和水波浪图案。9人全部赤着撑开脚趾头的大脚板,每人手提各不相同的打击乐器,如大锣、大钹、凸心锣、小钹、三角铁、小叫锣、木鱼、撞钟等。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鼓乐声中,8个“老太婆”踩着鼓点摇头扭颈,活像古装戏中的花脸媒婆。而那“唯一”的男子汉,则是手舞足蹈犹如蛟龙,横冲直撞好不威风。表演区的沙滩上,竖着两面猎猎作响的大龙旗,旗上写有“风调雨顺”、“满载赢归”等字样。虽然,“大奏鼓”的动作并不那么优美,但它却能给渔村带来一阵又一阵欢乐的笑声。后来,据调查,“大奏鼓”原来不叫“大奏鼓”,而叫“车鼓亭”,所用的鼓也不这么大,而是放在纸亭里面敲的。后经当地文化站干部陈其胜同志的整理,用“车”的谐音“奏”,去掉“亭”加上“大”改作现名,并收编进《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二、大奏鼓的没落与振兴

自从“车鼓亭”被该名为“大奏鼓”后,“车鼓亭”这个名称慢慢被人遗忘。后来,在里箬青年渔民庄道春、陈祥丰的倡导下,又作了充实、发展,把舞蹈和滑稽的内容加入其中,要求所有参加这个节目的角色,都要配合奏大鼓者,边敲边舞,而且把在石塘已经绝迹了的“福建老太婆”(老年惠安女)的形象和装饰加以艺术夸张,形成这个参与者男扮女装的雏形。他们自由发挥,把瞬息万变的大海的多重性格,丰富多彩的渔村风情,艰苦卓绝的与大自然搏斗的气概和征服大海夺取丰收凯旋而归的自豪统统融入这一民间艺术中,形成自由跳、自由舞、使劲奏、时而跳跃奔突,时而如醉如痴,时而激越粗犷,时而妞妞捏捏,队形也随着舞蹈动作时起时伏,按着大鼓的节奏而不断改变,真实地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到20世纪40年代末,每年元宵节活动,里箬村的大奏鼓紧紧吸引着渔区千千万万男女老少的心,因为她是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大海之魂,也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之光。历史进入50年代,这一民间舞蹈渐被冷落,到70年代几近销声匿迹。在80年代,经土生土长的文化工作者陈其胜的认真发掘,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大奏鼓复活了。

三、         大奏鼓的创新——女子版大奏鼓采访实录

11月17日,在石塘镇东升村文化俱乐部戏曲票友联谊会上,我们有幸观看了“女子版大奏鼓”、“新渔村织网曲”以及“采茶舞曲”的排练场景。令我们惊奇的时,这20个演员都是当地的渔家女,她们平时都很忙,不是剥虾、织网,就是收冰盒(塑料制的装鱼货的箱子)等,这三个节目的排练都是在夜间或是工余时间进行的。渔家女是如何唱响《渔家乐》,跳起本来属于男人“专利”的“大奏鼓”呢?温岭亚细亚大酒店经理金持胜是文化俱乐部戏曲票友联谊会会长,他和被渔家女亲切称为“秀芳阿姨”的副会长林秀芳以及部分参加演出的渔家女一起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据他们介绍,在戏曲票友联谊会成立之前,箬山原来就有民间的戏曲演唱活动,会员陈爱琴、陈云芳、曾香莲等原来就是这支队伍的积极参加者。今年“三八”节,几位热心人商议,“我们成立一个戏曲票友联谊会吧”。而成立联谊会开展活动得有经费、有场地,有人想到了开酒店的金持胜,请他当会长,也好在经费上支持一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金持胜义不容辞,当上了这个吃力难讨好的“官”。不过,金持胜认为自己唱歌跳舞不是很内行,得找个副手,就请了原来曾在温岭展览馆当过解说员、参加过县文艺宣传队的林秀芳当副会长,又请企业家郭加明担任名誉会长,请62岁的原温岭越剧团主胡陈其盈老师和68岁的黄文彬两位老人作编导。场地呢,大家想到了东升村(该村是原箬山镇政府驻地)村部内有个多功能厅,曾出租给人办舞厅,现空着。村支书郭修金、村委会主任陈兆猷知道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多功能厅无偿提供给票友联谊会排练。

陈其盈在中央电视台初次拍摄“大奏鼓”时就和温岭文化馆钟永余老师(现已故)一起,在20多年前参加过“大奏鼓”的整理挖掘工作。温岭撤县改市庆典仪式上跳的60人版大奏鼓,陈其盈也是打击老师。箬山是“大奏鼓”的发源地,现在“大奏鼓”知名度那么高,既有老年版的,也有中青年版的,箬山小学还有一支小学生大奏鼓表演队,就是没有一支女子版的。陈其盈很早以前就想排一个女子斑的大奏鼓。但是请渔家女跳大奏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来拿梭、菜刀、饭锹”的普通渔家女能跳好“大奏鼓”吗?能得到其家人的支持吗?

跳“大奏鼓”,负责打大鼓的乐手是关键人物,陈其盈决定先教君琴,陈招兰两人学会敲大鼓,他叫她们用筷子对照曲谱在桌子上学鼓,试了试,两人悟性不错,还行,陈其盈等于是信心十足,其他乐意加入团队的渔家女也陆续加入排练之中。

现在参加戏曲票友联谊会的渔家女已发展到23位,最年轻的是32岁的陈淑英,最大的是56岁的陈小花,她女儿在杭州工作,本来在杭州听老朋友林秀芳说在搞俱乐部建设,排大奏鼓,便回家来了。陈春香不但自己来,而且把在椒江的媳妇叫过来跳大奏鼓.最难得的是有三姐妹一块参与的,原来,老三花岙村的刘夏琴过来看老大新建村的刘恩琴和老二东山村刘礼琴排练,也在边上比划着动作,大家一说,老三也加入进去了。

跳大奏鼓并不好跳,有一种四方步,队员杨云香起初学不会,一直找不到感觉, 跳啊跳,回到家里双脚都酸痛得懒得动弹。更多的人居然越跳越瘦,半个月下来,有的瘦了四五斤,最多的一位竟瘦了八斤,大家笑称跳大奏鼓可以减肥健身。

没有乐器,向镇里借,得到了社发办主任王丽芬等的大力支持,借到了大奏鼓全套道具(乐器)。服装,请箬山籍剪纸家郭献忠老师设计。最主要的是经费,名誉会长郭加明、会长金持胜等都伸出了支持之手,为了省经费,林秀芳专门到路桥采购布料大家自己做,“一套衣服起码省几十元”。头饰是闽南风格的银簪,叫打金店定做,每付70多元。在排练过程中,会长金持胜等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家排练累了,他为大家跑上跑下,饼啊,蛋糕啊,棒冰啊,送到了排练场。东升村村民徐三来负责多功能厅,开门啊,关灯啊,每次演出搬道具啊,也都少不了他。陈其盈和黄文彬两位老人也是一心扑在排练上,为了写《新渔村织网曲》,灵感上来了,陈其盈老师半夜起来写唱词。年近七旬的黄文彬老师排练过度疲劳,为了赶时间去温岭城里演出,一边吊针,一边坚持着。据说,白天排练太紧张,以致于黄文彬老师夜里也在说梦话“跳来好,跳来好(好好跳)”,两位老人的专注被传为美谈。

 

 

 

 

 

 

心得体会

叶紫琼:

在物质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日益减弱。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可怕的风气——“物质第一,文化靠边”。因此,我们组内决定在这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而恰好组内有同学的家乡正盛行“大奏鼓”这一非物质文化的发掘。因此我们决定以大奏鼓为着手点对非物质文化的兴起、发展、没落以及创新进行研究。

刚开始,我对“大奏鼓”了解很少,只是听说过而已,觉得这种东西没什么可研究。经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搜寻资料等一系列工作,我发现我真的错了,错得一塌糊涂。非物质文化真是太令人震撼了!以大奏鼓为例,它的兴起是渔村中的妇女盼望出海的丈夫回家,因此创下了这么一种表演。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它没落了,不再受人们喜爱。而现在由于一些老一辈渔夫的努力,它再次发展了。大奏鼓的表演形式、装容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一些媒体也对其进行了报道。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大致了解到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以大奏鼓为代表)并不是很了解。但大家对是否应该发展非物质文化都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使我们很开心。但从中,我们也有一丝丝的忧虑,大家对非物质文化的态度基本上是:它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去享受它;没有这种文化,就不去发掘,尽自己的努力去发扬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如果我们都以这种态度处之,那么非物质文化也不会有“出头之日”。或许我们的忧虑是多余的,但我想这就是现在社会的某一现状。

既然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就不会停止我们的脚步,我们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影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尽管只有一点点,但只要有人努力,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就有希望。

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组长,我做好了分配任务的工作,同时也做了一定的协调工作。我觉得我的能力又提高了一点。在这过程中,组员都很负责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有些同学甚至超额完成工作。我真的很高兴,看到这些情况。

本次研究性学习,不管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团队合作能力上,我们都有很大的提高!真的感到很兴奋!

 

张黎敏:

在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在,很多传统文化正在被渐渐遗忘。

说实话,在本次对“大奏鼓”的研究之前,我虽曾在电视上看到过“大奏鼓”的表演,但是对它还只是“一无所知”。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了解了箬山大奏鼓这个渔村传统舞蹈,还看到了其他地区的一些民间文化,那些渐被冷落,几近销声匿迹的文化,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体会到那些光看书而体会不到的感受。

在本次学习中,我的任务是整理、统计数据。在计算研究调查结果时,发现有那么多同学对身边的传统文化很不熟悉,心里有些许震撼。在采访当地人时,了解到大奏鼓的历史以及现在的发展与创新,体会到他们对大奏鼓的执着与热爱,心里又有些许感动。

我想,我们现在研究的只是中华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还有很多正在面临着没落的文化等待我们去关注,等待着更多人的关注!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那些非物质文化,每一个人都走出一小步,就能使社会迈进一大步。

 

陈艳:

欣慰!这次研究性学习真是让我收益匪浅啊!这次,我学到了咱们温岭市特有的民族文化,也感到惋惜的是,这一类的文化在不断地被人们所遗忘,希望社会各界能重视这些来之不易的文化资源!毕竟这能够促使农村人民对文化的渴望。

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如此说来,他们的舞蹈也可以说是中国渔村第一舞。它由男性扮演女角,身着类似媒婆服饰,手持扁鼓、木鱼,赤足上场,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了解了里箬是箬山大奏鼓的最早发源地。同时深深感受到箬山人民对这事的自豪。他们告诉我们,箬山一带的渔民在正月半夜有闹花灯的习俗,于是,他们的祖先就自发组织起来,跳起了从台湾高山族传过来的大奏鼓。渔民们男扮女装,脸上涂脂抹粉,头上扎着蓝色花布条、羊角,耳朵上挂着“黄金”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很是风光,意思是老太婆要风风光光迎接老头子打渔归来。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大人跳,小孩跟着学,一代传一代。意味着,他们都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里箬大奏鼓已经变成了箬山大奏鼓、石塘大奏鼓了,也成为温岭大奏鼓了。每逢喜庆日子,石塘镇党委、政府就会拉出一支大奏鼓队参加演出。大奏鼓队不光活跃了偏僻海岛的文化生活,还活跃了城市文化。市里有什么重大活动,石塘政府就要组织箬山大奏鼓队一路风风光光,上城里来为城里人一展渔民风采。

可现在,人们已逐渐淡忘了这一来自渔村的传统舞蹈。这次研究性活动,我的任务是发卷并进行统计,同时也作了相应的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同学们都是不知道什么是大奏鼓,知道的也是略知一二,并不知道它的起源、服饰,很失望!但他们也给了我一丝希望,同学们都希望这一类的非物质文化能够振兴、发扬,他们也充满了对这类文化的渴望。

这次的活动,感触特深,有喜也有悲,希望,我们的辛劳不是白付出的,汗水不是白流的。在此,希望,真切地祝愿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一些正在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能够振兴起来!

文章录入:200623B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