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学生消费问题调查 课题成员:骆森斌、林远城、赵泽卿、林乾、刘栋.蒋耀辉、颜鑫鑫 指导老师:林崇军 主科:语文 非主科:数学 中文摘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学习了解中学生的健康消费问题 英文摘要:I hope to get to know about middle students expencling by this research as well as to how to advocate students forming the right expencling concept 关键词:消费 解决问题: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 问题假设:中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消费习惯? 基本方法:(1)问卷调查法 (2)分组讨论法 (3)查阅,查寻资料法 主要的研究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调查,我们小组制定出调查问卷针对我校的高一学生对于消费观的看法进行调查,针对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消费,支配金钱的方法,生活的基本费用进行调查。为了更好地突出各调查对象在各调查内容的对比关系,我们将分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包括学习、饮食、娱乐和其它四块内容。 获得结论: 在问答题的调查中很多同学都认识到校园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的消费现象但却不以为然,但同样还有一大部份同学都认为,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家庭生活水平也好了,多花点钱是应该的,现在的学习压力大,多花一点钱,父母应该体谅的,数据还显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份理财计划,说明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且现在的学生消费重心由学习用具转移到了饮食和娱乐方面,很少部分同学会选择钱买学习用具或存起来。通过以上得数据我们还分板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可总结为: 结果分析:多数中学生未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建仪倡导: 中学生正确消费观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提高中学生理财能力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自己对金钱的管理能力。 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品牌,盲目的攀比,不要挥霍无度,要有目的的消费,毕竟我们还是学生衣食住行靠的都是父母…..现在花的钱都是父母血汗钱,更应该节制,当用则用,当省则省。 成员分工:
时间 | 2、3周 | 4、5周 | 6、7周 | 8周 | 9、10周 | 10、11周 | 12、13周 | 阶段任务 | 完成开题报告 | 进行开题论证 | 查找资料 | 调查问卷 | 取证统计 | 访谈 | 结题 | 阶段目标 | 按时、具体详尽完成开题报告 | 争取年级开题论证 | 进一步了解课题 | 了解情况 | 进一步了解情况 | | | 主要方法 | 资料查问法 | | 资料调查 | 问卷调查 | 统计法 | 访谈法 | 完成 | 主要负责人 | 骆森斌 | 颜鑫鑫 | 刘栋 | 蒋耀辉 | 林远城 | 林乾 | 赵泽卿 |
成员评价:骆森斌(优) 林乾(优) 林远城(优)赵泽卿(优)颜鑫鑫(优)蒋耀辉(优) (骆森斌、林乾、林远城、赵泽卿等人工作积极实地访部,在组长骆林斌带领下完成此次研究性学习)。 心得体会: 骆森斌: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一个重大收获。 林乾: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比如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应及时改正。这又是一个重大收获。 颜鑫鑫: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林远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赵泽卿: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帮助他人学会健康消费。 蒋耀辉: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总体水平仍不高的现实,所以要健康消费。 刘栋:我每个星期生活费300块,一开始没有形成良好的的习惯,在同学的帮助下,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现在每个星期只要100. 教师评价:以骆森斌为组长的《中学生健康消费》课题具有一定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高中学生如何健康消费,提升自己的消费观念这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广泛的宣传行动,利用团队的力量,实实在在地开展研究工作,既能取得有效的研究成果,又能帮助其他同学形成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一举两得。 不过要切实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研究方向,并要处理好研究课题和课程学习的关系。
附件:
“儿子那两双运动鞋还能穿,但非要‘耐克’鞋,什么鞋不是一样穿?”昨(13)日,市民王女士打进本报热线,说她和上高二的儿子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口角”,最后,她还是向儿子妥协了。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通过了解,王女士的儿子上高中后,突然迷恋上了国外名牌商品,“阿迪”、“耐克”先后分春、冬季各买了一双,花钱千余元。“昨天晚上,儿子回家突然要买‘耐克’鞋,还要高腰厚帮带减震的,一双鞋得700多元。”王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儿子的理由是班里其他男生都穿了,有的还是从外地买回的。 在王女士看来,买一双名牌鞋,虽然对家庭经济压力不大,但儿子总和几个同学攀比,却令人担忧。儿子不体谅大人的辛苦不说,还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索取怎么办?“总不能因为一双鞋跑到班主任那里反映吧?再说儿子的成绩还不错。”最后,王女士向儿子“妥协”了,答应为他买“耐克”鞋。 穿要名牌,吃要精美,用要高档。现在校园高消费的现象愁煞了不堪重负的家长,也引起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有专家指出,在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要引导他们树立适度、健康的消费观念,防止盲目消费,以避免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出现。 中学生已成为消费大军
如今在德克士、冷饮店、网吧和KTV,学生族已成为一支力量雄厚的消费大军。每逢周末,他们或者三五成群泡吧,或者相约上网,废寝忘食地与网友聊天,或者逛街购物上餐馆……出手之大方和阔绰,令不少成年人都望尘莫及。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现在中学生每月平均日常消费在五百元左右。其消费主要开支在“吃喝玩乐”上,而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钱相对还少。不仅如此,校园里互送礼物的现象也愈演愈烈,男生多是请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为主。 一位初中女生告诉记者,自从上了中学后,“交际消费”的确比以前多了很多。遇到老师的节日,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送礼物;遇到同学好友生日,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另一位同学则说,班里同学送礼物,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的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自己也觉得挺累的,可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而这些钱都是向父母伸手要来的。 孩子的消费观念需要引导
川农大教师山国艳认为,改革开放给很多家庭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中学生恰恰就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中学生的父母大都经历过从物质严重缺乏到逐渐富足的过程,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童年时代得不到的尽量“弥补”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富足的环境里。于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富先富孩子”成了不少家长的共同心愿。家长对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投入往往超过自身,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穿要名牌,吃要精美,用要高档,似乎也就理所当然。再加上爱羡慕、爱攀比是孩子的天性,中学生出现高消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前学生消费存在攀比、求异的现象,不少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从你有的我也要有,而且我的比你的还好出发,但消费费用都是向家长要来的。”山老师说,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性、适度、绿色的消费观念和勤俭节约的习惯,提倡消费什么要看自己是否需要,一定要避免浪费。比如,提倡真诚纯朴的友情,学生之间互送礼物不能掺杂其它目的,送简朴又能表达自己心意的礼物就足够了。 同时,山老师建议家长,最好注意控制孩子零花钱的使用,必要时定期检查孩子零花钱的去向,并严格规定其用途。有机会可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理财计划,让孩子体会如何理财。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让孩子利用假期外出打工,让他们自己亲身体会赚钱的艰辛,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纠正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 其次,学校也要注意宣传教育,可以通过班会、演讲等形式,让同学们认识到不良消费行为的坏处,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负面影响,进而纠正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 一位家长的经验值得介绍,该家长每月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然后要求孩子制订出支出计划,并引导孩子学会储蓄,用于开学缴费等大笔的支出。平常带孩子上街购物,教孩子货比三家,用最少的钱购买最需要的东西。该家长认为,不应该不加选择地满足孩子的任何消费要求,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铺张浪费、缺乏节制的不良习惯,要通过衣食住行的日常行为,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