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渑池出租车司机又在县城建局门口罢工抗议。 本报记者 柴会群/图 奇瑞QQ被认为是渑池黑出租车的主要车型,由于销路大好,销售商在渑池甚至专门设点卖车。 本报记者 柴会群/图 外号“小旦”的黑车司机被认为是“刺头”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的车晚上挂上顶灯当正规出租车跑。白天晚上各挂一幅车牌,注意晚上是反着挂的。 本报记者 柴会群/图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开始是猫抓老鼠,后来是猫跟老鼠交朋友,再后来就是猫怕老鼠。”
在三年的猫鼠游戏后,渑池黑出租车现象似乎正成为无解的难题。
1月4日下午,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建局门前,数十辆出租车一字排开停在路边,司机们再次以这种形式向政府部门表达他们的不满。
此时他们的对手——黑出租车——却正忙着大赚其钱。时值县城1路公交车部分车主因为经营权问题“罢运”,出租车一天的营运额是平时的两倍。数百辆黑出租车穿梭于县城的大街小巷,正规出租车则点缀其中,显得毫不起眼。“黑车哪都有,渑池特别多”,出租车司机刘师傅称。
高调黑车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地处中原腹地,陇海铁路贯通其中,辖区富有煤炭,数万外地人聚集于此。出租车业也由此繁荣。渑池县出租车业起步于四年前。在此之前,和中国的不少县城一样,城区交通以三轮摩的和面包车为主。2003年政府支持成立了三家私人经营的出租车公司,允许三家公司各上20辆出租车,车型为奥拓或吉利。自此之后,渑池街头开始出现携带顶灯和计价器的正规出租车。
某种意义上,“黑车”这时候就出现了,以天禾出租车公司为例,除了有20辆从客管所获得营运证的出租车之外,另外有7辆车未能办证。同样花6万元,却买来一辆“黑车”,司机们忿忿不平,退车无果之后,曾将公司经理痛打一顿,但也无济于事。
出租车让县城居民耳目一新,由于最初起步价仅为两元,每公里不过一块钱,四个人一起打车的话,甚至比乘公共汽车还便宜。司机们生意兴隆,一天毛收入可达二三百元,扣除各项花费,月收入在两三千元,这在一个中部县城颇为可观。在新型出租车的冲击下,辅以客运管理部门的打击,原来的“摩的”和“黑面包”渐渐被挤出市场。
和全国一些城市一样,渑池县出租车的“婆婆”是县建设局城区客运管理所(去年渑池县机构改革,客管所归在新成立的城建局名下。方便起见,以下简称“客管所”),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出租车由各出租车公司以3万元左右的价格购进,然后再以6万元的价格卖给出租车司机,公司从中赚取差价,并负责对旗下司机进行管理,收取每月150元的管理费。司机买车之后,每年由公司代征1500元的“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金”,交给客管所。车可以自由转让,但每转让一次,需由买家再向客管所交一笔费用,名曰“出租汽车经营权转让金”。
由于生意看好,原本6万元的出租车行情渐涨,一年后即涨到8万元,2006年甚至一度涨到12万元,比刚购进时的价格翻了一番。各出租车公司经过与客管所充分“沟通”,再度购进一批车卖给司机,从中大赚一笔。此后,渑池县正规出租车数量便维持在目前的118辆。也就在这次“沟通”中,天禾出租车公司的7辆“黑车”乘机“转正”了。有出租车司机透露,为了顺利办下营运证,公司将其中3辆车“卖”给了客管所的3位领导,然后又由后者以8万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出租车司机。
然而,出租车司机们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太久。出租车问世,真正意义上的黑出租也应时而出。让正规出租车司机和客运管理所头痛的黑出租车,一开始就以“高起点”出现:
它们以奇瑞QQ型、哈飞路宝等小型家用车为主,车型车况大都优于正规车;它们不是猫在路口,而是和正规出租车一样在城区穿梭拉客;本地乘客每当看到上述车型驶过,往往会不自觉招手示停。
没有人知道渑池县究竟有多少辆黑出租车。根据客运管理部门的统计,目前已经查处黑出租车三百余辆次,假设所有黑出租车均被查一次,总数将在300辆以上。正规司机们认为这个数字保守,他们估计,渑池县的全部黑车应在400辆以上,是正规车的四倍。
奇瑞QQ被认为是渑池黑出租车的主要车型,由于销路大好,销售商在渑池甚至专门设点卖车,在一个五六万人的县城,此举极为罕见。而有意买私家车的居民,也开始有意避开上述车型,以免被误认为是出租车。
黑出租与正规车的竞争日渐白热化,因争抢生意大打出手的场面屡见不鲜。车载电台一度是正规出租车的一大优势,每当有乘客需要上门服务,出租车公司便通过电台呼叫通知司机前往拉客。然而一些聪明的黑车司机也购置了报话机,通过调频截取出租车公司的电台信息。由于行动敏捷,往往能赶在正规出租车之前将乘客“抢走”。
出租车司机对于黑出租深恶痛绝,黑出租不仅抢他们的生意,还让他们的车贬值。于是,出租车与黑出租车以及客运管理所之间,一场长达三年的战争上演了。
猫鼠游戏
正规车司机常把渑池黑出租泛滥的原因归结为政府部门的查处不力。然而,作为全县查处黑出租车的主要部门,客管所及上级主管部门却认为已经尽责。
据悉,客管所负责查处黑出租的稽查人员不过七八个人,却在2004年一年就查处黑出租二百余次,罚款将近20万元,比118辆出租车一年所交纳的“出租车经营权出让金”的总和(17.7万元)还要多。据称,在被出租车司机指责查处不力时,客管所领导曾经很生气:你们知道不?黑出租车的“贡献”比你们大!
司机们承认,黑出租车刚刚出现之时,客管所查处颇为卖力。为了便于取证,不仅购置了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还曾经屡想奇招,比如让工作人员冒充乘客“诱捕”黑车,后来随着查处次数的增多,稽查队员的几张脸被黑车司机们认熟,又改由雇用“车托”取证,随着黑车司机对外地口音的乘客(“车托”通常为外地人,本地人因担心遭报复而不敢充当)提高警惕,此办法也告失灵。
司机们很快发现,面对苍蝇一样多的黑出租,稽查人员由最初的“打苍蝇”变成后来的“轰苍蝇”。罚款是惩治黑出租车司机的最主要手段。而被客管所罚过之后,黑出租们反而会更加猖狂。“一回生,两回熟,罚一次就等于发一张准运证。”某出租车公司经理说。据说,曾有黑出租车被稽查人员抓住后,如此不平道:吃我的喝我的,你还查我的车?
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将黑出租车与稽查部门比作猫与老鼠,“开始是猫抓老鼠,后来是猫跟老鼠交朋友,再后来就是猫怕老鼠。”
司机们开始将矛头指向客管所干部们的“腐败无能”。而他们也很快找到了证据:原客管所稽查队李姓队长在接受黑车司机吃请时,被人暗中拍下了录像,并送到客运所的上级主管单位建设局,结果李某因此被免职。
不过,黑车司机与“个别”稽查人员之间的默契并未因此绝迹,只不过方法更为灵活。用司机们的话说,吃饭的少了,送钱的多了。
记者在渑池调查时,随机乘坐一辆黑车,结果司机称他们和正规车一样,也需要“交费”,“不交钱会让你开?”
司机们通常将黑车司机不得不交的一些钱,称为“保护费”。
透视渑池黑出租现象:经营权之惑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