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高考语文“路线图计划”(阅读部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1 19:51:0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现代文路标:钻研答案

  【现状】从阅读到理解的恶性循环链

  “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先阅读,再理解

  先看阅读,问题集中在“读不下去”“看不明白”上。“读不下去”乃是由于文章溯民俗传统、谈古风逸韵、讲物欲横行、论社科前沿、望城市发展,诸如此类的1500字左右、文质兼美的文章,考生平时鲜有阅读,所涉主题也不甚了解,更遑论关心和喜爱。“看不明白”源于“读不下去”,不好好读,看不进,当然不会明白作者的心思。此外,结构的复杂与否、表达的含蓄与否等也影响着考生的理解度。综上,虽然文本是白话文,考生基本是字字都识,却很难说是“看懂”了。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阅读”有问题,理解安能行?既然“读不下去”、“看不明白”,那么“做不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由于对各题型答题要求、规范、要领、技巧不甚清楚,则使完卷情况雪上加霜。

  “读不下去”→“看不明白”→“做不出来”,这一恶性循环链,让不少同学对语文、特别是现代文抱有“放弃”、“碰运气”的错误态度。

 

【策略】做足“答案”的文章

  可以肯定地说,作为试卷的一部分,现代文试题的命制必有它的科学性,因此答题水平也必定可以通过训练提升。但就笔者来看,现代文阅读的提高不可能(因为没时间)、也没必要(因为没效率)通过大运动量的训练来实现,而是要在一定量的训练后钻研答案,摸索规律。因此,做足“答案”的文章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怎么看“答案”?我以为,“技巧型试题记要点,能力型试题看思路”

  先看技巧型试题

  06年上海高考第12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首尾两段的作用,也就是字、句、段的作用,无非就是内容上看、结构上看、表达上看。可以参照的“经典原型”为2005学年上海市重点中学九校联考现代文选段二《草堂·诗魂》的第7题:“根据文意,分析‘细雨’的出现在以下三段中的作用:第①段‘细雨蒙蒙,落叶飘飘’;第④段‘细雨迷蒙,黄叶铺地’:第⑦段‘细雨依然’”。如当时完成这套试题时及时加以总结,那么参加06年高考,作答此题时当然是型有成竹的。

  对于“修辞手法的作用”,也是有“对应套话”的,答卷时“代入”具体的内容即可。至于选择题,则更有技巧,你要能像一个侦察兵一般,“识别”错误的陷阱,一针见血地遴选出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当然,这一类“技巧型试题”现在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能力型试题”,这一类试题不可以记答案,但要学方法,“在思想上和答案保持高度一致”。主要题型:文意概括整合题、文本延伸题。

  对于概括整合一类的试题,要着重比较答案和自己的不同之处,一定要想出个“所以然”为止,如果是自己的答案只有摘录、缺乏概括,那么就要有意识地加强概括训练;如果是自己的答案以偏概全、要点缺漏,那么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全文的把握,在“读”上下功夫。总之,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方可甘休。

  至于赏析、摘要、续写等层出不穷的文本延伸“变式题”,都是在理解文本、把握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规范作答。比如赏析,一要选准角度、懂点术语,二要结合文本、具体而为;比如摘要,则要全面、简洁、高度概括;比如续写,则要走进作者的心思、走进文章的中心意思,站在作者的角度“顺势而为”。总之,这种往往赋分4—5分的“大题目”,不可失之草率随意,要有章有法地顺题目之意作答。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语文学习的“规律”、“技巧”可以由老师点拨,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个人的“体会”。一个“悟”字,大概就是现代文的“天机”吧!

 

【小贴士】“拿来”文本,为我所用!

  一位老师说得好,做人必须老实,写文章是万万不能老实。为什么?因为要搞“拿来主义”,择精掇英,为我所用!现在不少现代文试题的文本有较高的水准,或是在语言上风骚独领,或是在思想上高格独具,不少运文构思、结构排布、写作手法、好词妙句、素材案例都可“拿来”,让它们成为你自己的作文大宝库的新成员!

 

 

■文言文路标:吃尽榨干

【现状】两手空空,茫然失措

  不少同学坦言,读文言文比看英文阅读还要痛苦。为什么呢?英文单词可能掌握了两三千,文言文字典却是从来不翻的,文言文的“词汇量”当然少得可怜,看不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两手空空,缺乏积累,正是提高文言文最凶猛的“拦路虎”。试问,连文意都无法把握,如何能正确答题?不在答题中闹笑话,已属不幸中之万幸。

 

【策略】一文五用,片甲不留

  北京烤鸭,多可“一鸭二吃”乃至“一鸭三吃”。同样,一篇文言文(古诗词)也可“一文五用”、一石多鸟,这就是把有限的文言文资源“吃干榨尽”了。

  第一用——文学常识,第一流作家、最基础文学常识的识记(比如07年“词的别称”)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踏踏实实地从平时积累起来。

  第二用——重点字词,主要是实词,不但要看文章所附的注释,还要多翻翻你的古汉语字典,对一些常用字,要把各个义项的解释统统吃透,以备考时之需。这与英文背单词是一个道理,必须死去活来,否则就永远是半死不活。

  第三用——语法现象,语文特级教师沈红旗老师一直强调,学习文言文的语法现象(比如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等)必须配上经典例子,形象地说就是“连皮带肉”,而不能“生吞活剥”。

  第四用——全文理解,一是疏通全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是对一些文本可以用分析现代文的视角作一浅析,比如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上海高考文言文第二选段就是侧重考察分析理解能力的。

  第五用——记忆背诵,高考必背的篇目必须字字落实、篇篇过关,一些名句佳篇也可自我加餐。说实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言文,感受古代的气场,体会古人的心境,该是乐事而非苦差。

  一般来说,一篇文言文被这样“五用”了,也就算得上是资源的充分利用了。

那么运用什么文本来搞“一文五用”呢?毫无疑问,文言文复习必须坚持课内篇目为主、课外篇目为辅的原则,六本课本上的文言文必须首先过关,“一篇都不能少”。

 

【小贴士一】拒绝无声,你要发声!

  对文言文而言,“诵读”二字殊为重要。复习古文时,不妨备一大杯水,定下心来,大声诵读,如此体会古文的奥妙所在。同时,手中还要拿一支笔,背诵篇目犹需消灭错别字。总之,只要不对文言文怀有先入为主的抗拒心理,复习文言文也可成为你高三平淡生活的一抹亮彩。

 

【小贴士二】两本好书,勿忘字典!

  笔者推荐由特级教师李春华领衔编写的《高中语文能力激活——高考古诗文优化训练》(百家出版社)和由知名教研员盛剑成、濮洪凯等合编的《文言文迁移训练(下册)》(东华大学出版社)两本文言文训练题册,两者择一即可。李书难度相对较大,但答案较为详细,所有文段均附有译文和赏析,为学生提供了不少便利;盛书较贴近高考要求,不少选文即为各区县模拟考试题,具有较强的实战性。

  笔者想提醒的是,古汉语字典、诗歌鉴赏辞典必须常翻。看似最“原始”的方法往往是最高效的,这正应和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