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贵阳雪中绿丝带行动开辟救灾新模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8 18:24:5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贵阳雪中绿丝带行动开辟救灾新模式浏阳东乡的宋家乐小朋有在“绿丝带”志愿者的帮助下踏上回家旅程 秦楼/图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实习生 秦旺 发自贵阳广州  

  “从大禹治水到现在,每次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时,公众总是消极等待政府的救援。”一位学者说。但贵阳大雪中的“绿丝带”开辟了一个新模式——“中等收入者群体”自发结合,承担了抗灾任务。

  大雪中的绿丝带

  2008年1月30日下午,贵阳妇幼保健院门外。一对年轻的夫妇正焦急地等车回家,可是没有一部出租车愿意做他们的生意。

  百年罕见的大雪已封锁贵阳多日。1月27日,这个城市有140多条公交线路因凝冻严重而停运。

  寒冷中,这对夫妇已经等待了3个小时。然而丈夫又不愿让妻子和仅出生刚四天的儿子去挤公交,因为他们住在郊区,没有公交可以直达。

  一辆挂着绿丝带的“菲亚特”停在了他们面前。“我可以捎你们一程。”司机说。而一头雾水的夫妇俩有些迟疑:“为什么平白无故地帮助我们?”

  上车后,听说这一家人住在远郊,车主犯了愁:9个月大的儿子还在等着自己接到医院看病,怎么办?

  他拨通交通台的热线,留下了自己的提议:由他送到距乘客家一半路程的紫林庵,再请别的“绿丝带”车主接着送往终点。

  另一位车主很快把电话打进了直播间,表示自己可以来完成这个“接力”。

  夫妇俩顺利到家了。他们给孩子取名“保民”。几天后,他们才得知了那两位司机的名字:彭霓、安进。

  彭霓和安进都是参加“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的志愿者。这是由贵阳交通广播电台号召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它来源于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吴槟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出行如此困难,尤其很多老年人在外都摔成了骨折,为何不充分发挥电台作用,号召路上的私家车主,主动搭乘行动不便的人?

  不少热心车主表示愿意参加,电台决定用在倒车镜上悬挂绿丝带作为此次活动的标志。

  此时凝冻对这块土地的摧残也达到了最高峰——贵州省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1月30日,恶劣天气已持续20天,全省179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4人。“绿丝带”开始与天气抗争。截至2月5日,累计共发出绿丝带3万余条,受益人数上万人次,同一天,新华社报道说,参与到贵阳“绿丝带”活动中的私家车为5000辆。由于发放了大量绿丝带,贵阳市各大批发市场绿丝带竟相继断货。

  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原来只是请车主们“顺道捎别人一程”的行动,扩展成为包括慰问抗灾一线、救助困难户等内容的爱心大行动。就算是策划号召这场行动的吴槟,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