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渝红一家与他们收养的孤残儿童在一起。郁留 摄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东油馨村社区里住着沈阳师范大学离休干部白渝红一家。每天,从这家窗口飘荡出来的,或是悠扬的琴声,或是朗朗的读书声,或是热闹的欢声笑语。这是一个特殊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仅孙子辈的孩子就有23个,除了两个是自家的孩子,其余21个孩子都是来自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
目前,这21个孩子中,有4个孩子钢琴水平达到四级、五级;两个小鼓手参加辽宁电视台七星杯大赛取得全省一等奖;4个孩子在全国新人杯辽宁赛区马林巴比赛中获得特等奖;4个吹奏萨克斯管的孩子取得四级到六级的证书;两个孩子获得古筝四级证书;两个孩子获得心脑速算七级、八级证书;所有的孩子都多次参加省、市书法大赛,获得特别奖、金奖、银奖等奖项。
一个新家庭的诞生
也许,人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白渝红一家人将这么多孤残孩子收养在家里,图什么呢?这要从白渝红一家与孤残孩子的“缘分”说起。
白渝红的小儿子金辅中经常到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教那里的孤残儿童拉小提琴、下围棋。每次从福利院回来,他都给家人讲一些孩子们的趣事,他们一家人也多次到福利院去看望那些孩子。
有一天,金辅中教福利院的孩子们下围棋。因为带去的棋盘不够用,有一个叫永乐的小男孩,没有拿到棋盘和棋子。但他迅速找来纸、笔和格尺,不声不响地自己动手仿照棋盘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棋盘。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这样自立,这深深地打动了做教师出身的白渝红:这么好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更好的教育!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每年要接收很多被遗弃的孤残儿童,由于经费有限,人力不足,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白渝红一家人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接几个孤残孩子到家里生活,给这些不幸的孩子一个家,给他们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2003年,经与沈阳市民政部门、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协商,白渝红家正式成为沈阳市的一个家庭寄养基地,这也开创了辽宁省乃至全国的一种对孤残儿童开展寄养教育的特殊模式。
让心灵的荒漠长出嫩芽儿
2003年9月,第一批7个孤残孩子怯生生地走进白渝红家。这些孩子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3岁。其中一人为较重残疾,3人为轻度残疾。
白渝红和老伴都是离休干部,他们享受待遇分得一座连体别墅,这套300多平方米的房子被拆改调整后,大部分留给孩子们使用,老两口只留一间房自己住。
初来乍到的7个孩子带有明显的孤儿特征,敏感多疑,与人保持距离感,对人不信任,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甚至有的孩子曾经说:“我的亲生父母都不要我了,谁能真正对我好?好也是假的!”
让孩子们把这个家真正当成自己的家,是白渝红一家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有个残疾孩子,大小便失禁,无论白天还是夜里,都要按时提醒她上厕所。从这个孩子一进家门,金辅中和妻子晚上几乎就没有睡过囫囵觉。
孩子们在家过第一个春节时,白渝红和老伴给每个孩子包了一份压岁钱。钱虽不多,但让孩子们感到了家的温馨。
爱,融化了孩子们心中的坚冰。不久后的一天早上,孩子们整齐地站成一排,对金辅中说:我们可不可以不叫你老师,叫你爸爸行吗?从此,这个家里,时刻充满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大爷,兄弟姐妹的呼叫声。
儿孙满堂福气多
在这个大家庭里,年近80岁的两位老人,和他们才3岁的亲生孙子,都是与福利院的孩子吃一样的菜饭,没一个人特殊例外。
过去,白渝红家过日子基本不用算计,但现在全家人不得不精打细算。几年里,他们自己几乎没有添置过衣物。但他们却投入大笔资金购置大量的乐器、书籍、乐谱、教材,画具、宣纸、笔墨等学习必需品。
买大件乐器动辄上万元,全家一起“集资”。白渝红和老伴的离休金较高,几乎每个月都要拿出大部分花在孩子们身上。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的儿女们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几乎倾其所有。
由于孤残孩子从小就缺乏亲情,早期教育几乎为零,基础普遍很差,不良习惯较多,所有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几年来,一家人对每个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整,除帮助孩子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外,根据每个孩子的成长,实施以音乐艺术为主的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在,每个孩子都至少会一种乐器,有的孩子会演奏两种或3种乐器,同时还学习了书法、绘画、武术、围棋、舞蹈等。
再看看这些在爱心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多才多艺,品德良好,健康俊美,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曾经是孤儿。
是啊,白渝红一家人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看着孩子们已天天在成长,他们无比欣慰。特别是当孩子们环绕膝前,甜甜地喊声爷爷奶奶,围着姑姑大爷、爸爸妈妈不停地欢叫雀跃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无人可比。老两口常常笑着说,谁能有这么多的孙子、孙女?我们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