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校园爱心社团把爱献社会:造就他人实现自我-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温岭学生…  文章来源:温岭学生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 18:26:4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2006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圣兵爱心社迎来8岁生日。社庆晚会上,社员们用话剧、歌曲等演绎了一个个乡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真实生活,赢得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最初,“圣兵”还只是该校冯圣兵同学一个人的名字,但当他扶困助学的义举感动了校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圣兵”便成了一个群体。8年来,他们通过卖报纸、收集废品、义卖商品及接受捐赠等方式,筹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走入了大学殿堂。

  2006年暑期,华中师范大学圣兵爱心社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开展第六届“爱心之旅”活动。图为爱心社成员在贫困学生家中走访。

  从一个人的善举到一群人的坚守

  爱心社的创始人冯圣兵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94级学生,他家境贫困,靠勤工俭学的微薄收入支撑学业和生活。当年,瘦弱的他打扫宿舍楼、卖报纸,做着多份家教,每到周末还到学校附近的工地做小工、到养猪场挑猪粪……即便这样,还省吃俭用,资助比他更贫困的中学生高敬霞、李霞等10多个“弟弟妹妹”,直到他们考上大学。

  冯圣兵因此获得了“全国三好学生”、“湖北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荣誉。他说:“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众手才可托起一桩事业。”1998年,他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成立了“圣兵爱心社”,宗旨是“济困助学,服务社会”。

  2000年,冯圣兵毕业后,华中师大99级物理系的韦庆功接过了爱心社第二任社长的重担,爱心社成员逐渐增加到上百人,建立了理事会,下设外联部、通讯部、宣传部、秘书处以及财务部,分别负责筹款、与受助学生通信、宣传、协调、理财等。社员们分工协作,逐渐形成了爱心社的品牌活动:爱心之旅、利废助学、椰雕义卖、爱心论坛等。

  在圣兵爱心社的感召下,现在华中师大的同学们甚至是附属小学的小学生也知道把矿泉水瓶、废报纸、不需要的书籍、衣物收集起来送到爱心社,许多老师、同学通过捐款捐物、购买义卖商品等方式来支持。一位化名“谢欣”的同学经常给爱心社来信,每次都要附上一小笔钱。

  造就他人,实现自我

  从2001年到2006年,圣兵爱心社“爱心之旅”活动已连续开展了6届。每年盛夏,爱心社都会组织社员深入湖北罗田、英山、红安乃至广西等地10多个乡镇,走访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近千名,进一步确定资助对象。

  通过“爱心之旅”,社员们认识了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每月生活费不足150元的许雁,认识了每次在山路上骑车七八个小时回家的田松,认识了7天没有吃上白米饭的孤儿夏巨才,认识了“习惯了饿的感觉”的晓琴……这些孩子从此成了他们共同的“弟弟妹妹”,除每月能收到汇款外,还能收到“哥哥姐姐”的来信,里面充满了爱与鼓励。

  “这些孩子大多生活在单亲家庭,除了钱,更需要心灵关怀。”圣兵爱心社现任社长范承刚说。爱心社与学校心理中心联系,给所有“弟弟妹妹”建立了心理资料库,经常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

  圣兵爱心社的社训是:造就他人,实现自我。“其实我们从‘弟弟妹妹’身上学到的,从爱心社活动中学到的,远比我们付出的要多。”范承刚说。他无法忘怀,今年“爱心之旅”中结识的孝感市大悟一中高中生张某,在获得爱心社每月80元的资助金后,还从中拿出20元分给正在上初中的堂妹;年仅14岁的晓琴用这样的心态面对逆境:“其实,如果不是生活逼着我们想办法,我们又怎么能学会生活呢?”社员陈凤玲说:“我们给予他们的只是希望,他们教会我们的是坚强和永不气馁!”

  编后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独生一代”,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万般呵护中长大。许多人担心他们会因此习惯于接受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社会。华中师范大学一群“神圣的小兵”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给我打开一扇通往社会的窗,我会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并且努力承担。其他的大学生们其实也一样,他们有着火热的心,有着奉献和爱的激情,有着将理想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毅力。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